信KOL多於金融機構:
借錢與理財的社交媒體時代
近期調查顯示,超過4成的香港人更相信KOL(關鍵意見領袖)的理財建議,而非傳統金融機構。從借錢到理財,KOL透過網上貸款、私人貸款及貸款 app 等題材吸引大批追隨者,甚至成為港人主要的財務資訊來源。社交媒體平台如Instagram、YouTube及網貸平台,正在改變香港人的信貸觀念與財務管理模式,背後揭示了港人對傳統財務公司與貨款服務的不信任。
什麼是KOL?
KOL 是 Key Opinion Leader(關鍵意見領袖)的縮寫,指的是在特定領域中具有高度影響力和專業知識的個人或群體。他們通常在社交媒體、線下活動或傳統媒體上分享自己的意見和經驗,影響大量粉絲的決策,特別是在消費、理財、健康、科技等方面。
KOL成為理財新寵的原因
1. 資訊透明與簡單化
KOL透過短視頻、直播或文章,將複雜的財務概念以簡單方式呈現,讓人一目了然。例如,如何使用貸款 app 申請私人貸款,或如何評估網貸平台的利率風險,內容直接貼近日常生活
2. 與受眾的親近感
KOL通常分享自己的借錢經驗,從網貸平台貸款到使用貸款 app 償還債務,真實且具參考性,讓人感到「他們懂我的需要」。
3. 對傳統金融機構的信任缺失
財務公司或貸款公司經常因條款複雜、服務缺乏彈性被批評,令部分港人更傾向依靠KOL的建議,特別是信貸產品或私人貸款選擇。
港人如何利用社交媒體學習理財
常見內容類型
-
貸款比較:分析不同網貸平台或財務公司的貨款利率與還款條件。
-
信用管理:分享信貸分數的改善技巧,或如何應對多重貸款壓力。
-
儲蓄與投資教學:教授如何利用借錢進行小額投資,或管理私人貸款償還計劃。
熱門平台與影響力
Instagram與YouTube是Z世代和千禧一代主要學習理財的平台,而小紅書則吸引了更多女性用戶,特別是在貸款 app 與私人貸款使用方面提供實用建議。
KOL理財建議的隱憂與風險
1. 資訊未經核實
雖然KOL分享的理財技巧簡單易懂,但部分內容可能過於理想化,或未充分提及信貸產品如私人貸款的潛在風險。
2. 廣告推廣偏頗
有些KOL與財務公司合作,推廣特定貸款公司或貸款 app,導致資訊缺乏客觀性。
3. 過度依賴KOL建議
部分港人因缺乏財務知識,將KOL的建議視為唯一依據,忽略了傳統財務公司的專業意見,容易導致借錢過度或網貸平台選擇不當。
如何平衡KOL建議與專業財務意見
1. 多渠道驗證資訊
在選擇網上貸款或私人貸款前,應同時參考財務公司或信貸機構的專業建議。
2. 了解貸款條款
仔細比較不同貸款 app 或貸款公司的條款,如利率、手續費及還款安排。
3. 提升個人理財能力
主動參與理財講座或網上課程,增強對貨款及信貸的理解,避免盲目借錢。
隨著社交媒體時代的來臨,KOL已成為香港人學習理財的重要渠道,特別是在借錢、網貸與信貸管理等方面。然而,KOL建議的可信度與客觀性仍需審視。港人應在依靠KOL之餘,注重多方比較與專業諮詢,合理選擇網貸平台及貸款 app,從而實現健康的財務管理與理財目標。